今天沪深股市经历了盘中的深度洗盘,上证指数振幅超过2%,而观察平均指数,则振幅超过3%。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前期热门股的退潮和大盘蓝筹股的相对坚挺。资金流入银行,钢铁,保险,有色,煤炭等权重股的迹象十分明显。
这种迹象就是变换之一,市场力量在朝低估值,有相对安全边际的板块转移。对于这种迹象的可能发生,我在不久前就开始提示。虽然随着政策和热点不断的涌现,题材股还是有不错的表现,但不能掩盖这种趋势的形成。看看银行,地产,汽车,煤炭板块的最近走势就很清楚这一点。
另一种变换,则是市场主力的变换。所有关于个股题材的源头在上市公司、大股东;我们还知道,现在的“大非、小非”都已陆续解禁了,在“股权价值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以往在股权分置时代对股价不闻不问的大股东对二级市场参与感增强了。在这轮“炒题材”行情中,以往被视为“市场主力”的基金、券商等都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非阳光私募”——包括许多上市公司在内的,大量实体经济外溢的资本通过受托管理的形式进入了股市。从而,这些源自于实体领域的资本“左手掌控着资金,右手掌控着题材”,创造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股市财富模式,获取着“两番、三番”个股行情中的超额收益。
通过这两种变换,我们可以猜测,未来的市场可能逐步出现泾渭分明的情况。首先是以传统价值投资观念为核心的正规军,可能逐步细化耕耘价值出众的白马股,并进行理论化的资产配置;而另一些市场主力则可能拥有大量资金,和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起就题材和业绩进行单一的项目投资。说明白点,就是庄家模式的再现。
相信在经济回暖,大非解禁逐步增多的情况下,这个市场将非常的精彩,且富有更多的层次。不同的盈利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下都可以大显身手。
现在回来说一下市场,今天探底回升震荡在盘中完成,非常符合我连续提示投资者的一个判断,就是在充沛的流动性下,市场估值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冲,因此跌势可能很猛,但幅度应该有限,且修复难度不大。今天这种走势继续验证我的观点。
在题材股的把握上,大部分投资者只追逐热点,而无法实现知晓。不过,就基本面而言的投资,通过公开资料的学习和研究还是可以掌控的。《坏的结束与进一步向好》是一篇基于年报季报的基本策略,相信对致力于享受经济回升带来收益的投资者而言,是很有帮助的。其中提到了具体的行业选择。
评论